您好,欢迎访问永利yl23411!

集团首页 加入收藏
永利yl23411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永利yl234112020年目标管理常规工作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19 16:42:46  来源:永利yl23411  阅读次数:

一、人才培养(权重70%)

(一)教学管理(权重45%,责任单位:教务处、质量检测与评估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学院)96.5

1.教学建设

1.1专业建设(总分10,自评分10)

(1)2020年,学院全力推进车辆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工作。

①团队队伍建设方面:本年度专业成功引进高质量博士人才2名,进一步充实了专业团队队伍。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有13人,在研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2名。今年申报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职称3人,车辆工程专业团队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结构比例渐趋合理,教师们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②课程建设方面:本年度车辆工程专业立项建设校级“金课”3门,分别为:《汽车电器》线上金课、《汽车构造(二)》线下金课和《汽车理论》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并申报《汽车构造(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门。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本专业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本专业积极参加学校的优秀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和优秀课程教案的评选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优秀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优秀课程教案一等奖一项。

③实践教学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员工实践能力,组织安排17级车辆工程专业员工赴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襄阳九州汽车有限公司、湖北长鑫源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和湖北安畅星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车辆工程专业老师与企业联合申报获批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个。

④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车辆工程专业获批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立项1项,一般项目立项5项,申报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及省级教学团队项目1项。以教研项目为载体,发表教研论文12篇,并以此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将其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且成效显著,故本专业本年度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⑤员工素质教育成果丰硕:今年8月车辆工程1612班的钱伟同学获评为湖北省老员工自强之星,并同步推荐至团中央参加“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评选,车辆工程专业员工荣获第十三届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一项,荣获2020中国老员工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二等奖,车辆专业员工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一项并进入全国总决赛及一等奖两项,荣获第九届全国老员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两项,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银奖一项。此外,车辆工程专业教师指导员工发表论文多篇、申报专利多项。

⑥教学管理方面:车辆工程专业以学院教学办公室为管理基础,实行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双重负责制,对专业的教学安排等工作统筹管理。选拔聂金泉博士、王书贤老师作为院级督导成员,对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等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

(2)基于以上的建设基础,车辆工程专业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本年度又继续申报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车辆工程专业积极开展合规性专业建设和专业自查,修订了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并修订了相关34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且根据新的课程大纲进行了16级车辆工程所有专业课程达成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交了车辆工程专业认证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审核结果。

(3)2019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次性通过。

1.2课程建设(总分10,自评分9.5)

1)2020年新增校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6项,没有达到专业均数≥3门2019年精品课程建设验收优秀的课程——王见乐和王书贤的课程自动升级为一流课程项目。

22020年课程建设项目结题情况如表2所示,经学校批准立项且建设期满的课程建设项目验收通过率达到 100%。

(3)2020年上半年,开设77教学任务中73个实施线上慕课教学;2020年下半年,开设121教学任务中33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总计全年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课程(须经教务处认定)覆盖率专业均数≥50%。

1.3教材建设(总分3,自评分3)

公司制定了教材管理制度,对公共课、思政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的选用范围、订购、使用和管理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马工程教材的选用率达到 100%。在教学中,执行教材管理制度,员工期初的教材配备率100%。

2020年,学院组织出版教材3部,当年新增教材专业均数≥1

1.4基地平台建设(总分4,自评分4)

(1)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智能交通实验室建设,本年度完成率100%。

2)学院目前有28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3个、自动化专业5个。学院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项目合作、教学、团队和就业等方面,与实践基地深度开展着“九个共同合作”

1.5教学成果(总分6,自评分5.5)

(1)2020年,吴华伟老师申报的《“一心双环四师”全产业链的汽车类专业实践创新体系建设》 获得学校第十届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没有达到专业均数≥0.6。

(2)教学成果与教革成效在市级及以上媒体(以教务处认定为)报道推广2次,1.6教学研究(总分10,自评分10)

32020年新增校级以上立项教学研究项目7项,专业均数≥1 个

42020年教研项目结题5项,情况如表7所示,经学校批准立项且建设期满的课程建设项目验收通过率达到100%。

5)学院有专业教师40人(包含新晋教师4人),2020年发表教研论文19篇,其中CSCD1篇,人均篇数为21/36=0.0.58≥0.4 篇

6)当年度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立项4项,专业均数≥1

2.教学质量

2.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总分3,自评分2)

本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人数71人,毕业生总数174人,通过率为40.8%,没有达到65%。

2.2计算机等级考试(总分3,自评分2.5)

本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人数66人,毕业生总数174人,通过率为37.9%,没有达到50%。

2.3体质测试参与情况(总分3、自评分3)

在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中,2020届员工的员工参测率为100%。

2.4员工考研(总分4、自评分4)

2020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33人,录取率为19%,超过规定指标15%

2.5员工学习成果(总分6、自评分6)

1)老员工学科竞赛获得省级竞赛奖以上30项,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获得专利授权11项,参与员工181人,占在校员工数的比率达到≥15%

(2)中国“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参与项目30项,学校分配最低参赛项目数量30项,完成度达 100%。

(3)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结题5项,到期结题率 100%。

2.6毕业论文(设计)(总分4、自评分4)

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评审得分:≥ 80 分记 4 分;70-79 分记 3 分;60-69 分记 2 分;≤59 分记 0 分。

2.7教学水平评价(总分4、自评分4)

12019-2020-2学期,公司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课程26门课,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员工总体满意率≥90%,最低值为92.86%。

2)学校督导员听课评课(所有教师全覆盖)优良率≥85%。

3.教学运行

3.1教学能力提升(总分5,自评分4)

1)外聘行业和企业教师17人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在专兼职教师队伍中的比例≥10%

2)学院有领导7人,5人有教团队格,都承担有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任教师有40人、教授1人、副教授10人,均承担有教学任务,比例达到了100%

3)全体教师克服疫情影响,本年度学院三进活动开展情况较好,与企业完成技术转让等成果19项

4)永利yl23411举办了2期教学沙龙

3.2实验与实践教学(总分7,自评分7)

(1)实验室安全(2.5分)

实验中心基本情况,见表20所示。控制工程实验室位于N2楼1楼、3楼和4楼,有6个房间,分别是控制技术实验室、电气控制实训室1、电气控制实训室2、电机与拖动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1和自动化控制实验室2。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主要涉及电气、电工和电子等方面。汽车工程实验室位于工科楼。汽车工程实验室位于工科楼的1楼和2楼,有7个房间,分别为汽车电工电子实验室、汽车底盘拆装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室、汽车电器拆装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检测实验室、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室和汽车实训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主要涉及机械、电工和电子等方面。

实验室的安全非常重要,实验室可能会发生爆炸、灼伤、触电等事故。根据yl23411永利集团相关文件通知精神,为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安全,学院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在活动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实验室设备特点,制定实施方案,完善规章制度,排查整改隐患,确保活动有效落实。认真学习、宣传动员,全面开展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在学院会议上,进行了安全教育的学习,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把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到师生员工内心。本学年进行实验安全教育2次。

公司由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小组,按照每2周检查一次和随机临时抽查的安全检查机制,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且记录成册,明确安全责任。本学年安全事故0,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2)实验室利用率(1.5分)

2020年学院电机与拖动实验室、控制技术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1)、自动化控制实验室(2)、电气控制实训室(1)、电气控制实训室(2)、汽车底盘拆装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室、汽车电器拆装实验室、电控发动机检测实验室、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室、汽车实训室、电化学和动力电池实验室14个教学实验室,全年每间实验室利用率人时数≥100人学时/间。

(二)员工教育管理与人才招聘(自评90分

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总分27分,自评分27分)

1.员工党建及思想教育(总分9分,自评分9分)

1.1以学院为阵地建立了党支部,分楼层成立党小组。11月份自动化党支部开展了示范主题党日活动。16车辆钱伟同学荣获湖北省和襄阳市的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老员工自强之星,全国老员工自强之星。学院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官网、襄阳晚报、学院推文均有报道。

1.2“青年大学习”每期均达到了50%。

1.3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计14次,参与2086人次。举办了一次草庐讲堂。

1.4 16级车辆钱伟同学、 丁华锋和张远进2名老师荣获五四青年奖章。

2.学风建设(总分18分,自评分18分)

2.1 2020年公司获得董事长奖学金1人,优良学风班1个,优秀寝室4个。“十佳读书人”学校为开展评选。

2.2学院上半年举行了线上读书心得分享,下半年在20级新生中举行“精读十本书,系好人生第一类扣子”,优秀读书笔记评选,读书交流会,优秀课堂笔记评选等活动。步道乐跑目前没有数据。2020届考研录取率18.64%。学院员工加入方程式车队、实验室、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率高于30%。

实践育人。(总分12分,自评分12分)

1.实践活动(总分10分,自评分10分)

1.1获评2020年度“学雷锋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获军训优秀组织单位。承办了Office之家2020 “幻智”PPT制作大赛、汽车科普宣讲、趣味乒乓球大赛;以创新创业推动学风建设为主题创建学院评品牌活动。

2.第二课堂成绩单(总分2分,自评分2分)

2.1学院19、20 级员工录入率 100%并全部完成额定积分。

日常管理与服务。(总分25分,自评分25分)

1.基础管理及安全稳定(总分17分,自评分17分)

1.1学院员工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1.2学院早锻炼、早晚自习情况很好。

1.3学院在12月初开展了读书、运动、公益、优秀笔记、劳动之星、美育班级评选活动。

1.4按时按要求完成上级部门或学工部门工作任务,未被通报。

1.5全年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1.6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疫情防控。

2.评优资助、国防教育与心理健康(总分8分,自评分8分)

2.1全年无评优、资助工作投诉。

2.2兵役登记率达到了100%,男生入伍12人,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比例。

2.3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记录规范。

队伍建设(总分11分,自评分6分)

1.辅导员队伍(总分7分,自评分2分)

本年度韩鹏和刘滢分别发表论文一篇。

2.班主任队伍(总分1分,自评分1分)

张海军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3.员工干部队伍(总分3分,自评分3分)

院员工会获2019-2020年度优秀员工会称号,自动化1912班团支部获yl23411永利集团2020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车辆1911班团支部、自动化1911团支部获2020年“百生讲坛”系列活动“活力团支部”称号。16车辆钱伟荣获湖北省和襄阳市的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老员工自强之星,是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17自动化彭闯在市直教育系统“身边时代先锋”选树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7自动化王纯志在第五届我选湖北求职大赛襄阳赛区荣获优胜奖。

招生(总分10分,自评分10分)

1.2020年公司招生任务数180人,实际完成190人,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就业创业工作(总分15分,自评分10分)

1.毕业生对于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没有数据不清楚。

2.就业困难员工帮扶落实就业率96%。

3.叶万海、刘滢分别给20届毕业生上了就业指导课,召开了考研交流、线上召开了就业指导等,覆盖率100%。

4.截至目前公司没有创业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园。

 

二、团队建设与科研管理(100分)

以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现有学科和专业都围绕智能出行谋划发展,构建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交通”以汽车、交通设备的测控技术为特色的学科计5分;学科组织架构完整,带头人称职,学科团队相对稳定计5分;围绕学科申报国家、省级及市级项目、学科开放基金;申报并获批中国创造学会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计4分;围绕学科方向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47篇,其中SCI检索期刊30篇(包含兼职教职教授发表的16篇)EI检索期刊6篇,CSCD/CSSCI检索期刊4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明专利转化4项,专著3项,教材3项计6分。

邀请国内专家完成交通学科特色论证,完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邀请了武汉理工大学魏明锐教授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做客隆中讲坛;邀请了公司特聘“湖北产业教授”、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龙海教授应邀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与学术交流;承办了第六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贾志勇、陈前、薛君尧应邀做大会报告;承办第18届全国工业企业物流论坛,吴华伟受邀作永利yl23411成果推荐,马超受邀作做大会报告。承办鄂西北机械工程联合学术年会,吴华伟受邀做大会主持人,聂金泉受邀作永利yl23411成果推荐;举办了永利yl23411首届研究生学术周活动。举办了2021年机械硕士研究生招生暑期学术夏令营2分。

组织申报“机电汽车”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2020年度开放基金、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基金3分;学科开放基金经费审批、使用规范3分;公司学科开放基金结题率为71.875%4分;交通硕士点建设规划明确计4分;针对交通硕士点邀请国内专家完成交通学科特色论证,完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计6分;主动申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或积极配合机械工程学硕申报工作计8分;新增校内外硕士生导师张华、张海军,襄阳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吴华伟、襄阳市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聂金泉以及襄阳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辛红敏计4分;学科有年度任务书和年度总结计6分;2020年4月17日组织召开了2020年学科科研助推“高质量”发展会议、王书贤参加了2020年汽车卓越人才建设大会及长安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项目评审会计4分;学科档案规范,按年度编撰成册计6分;学院召开2021届自动化专业考研报考复习交流会计10分;积极配合机械学位点做好01方向自命题和复试录取工作计5分;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教学方案规范完备、课程安排合理,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各培养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明确,严格执行;教学效果测评员工总体满意率≥90%,督导听课评课优秀率≥85%;学籍管理精准无误,导师指导手册、教学记录册填写严谨认真,成绩填报及时准确,教学档案规范,按年度归档;导师认真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员工评价总体满意率≥90%,指导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学术会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按时保质完成研究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任务计15分。

三、科学研究(1097分

2020年,组织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160分),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20分),获批中央引导地方专项1项(20分),获批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10分),获批襄阳市后补助项目13项(65分),省级重大专项项目结题2项(200分),襄阳市科技局项目结题2项(80分),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结题1项(40分),组织申报省部级成果奖5项(100分),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9项(145分),新增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7项(85分,市厅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1项+襄阳市重点实验室6项),新增省级平台3项(60分),省级平台考核通过2项(20分)。

年度科研工作计划上报(10分),科技成果报送(10分),新闻媒体报道(72分,其中:校园新闻10分,其他校园新闻12分,省级媒体报道10分,国家级媒体报道20分)。

四、团队队伍建设(100分

1.人事管理,得分25分,顺利完成岗位聘任,日常管理有序,无教职工投诉。

2.人才工作,得分25分。精准引才4人。加快对新进博士的培养,形成全院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

3.教师培训,得分25分。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培训。因疫情影响出国培训受限,有效开展校内培训。

4.师德师风,得分25分。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年无负面问题。


 

 

 

  • 附件【常规细则.rar】已下载